•   用户名: 密码:  
     
    禅解《爱莲说》:莲花是因也是果

     发布时间:2018/7/1


      
     禅解《爱莲说》:莲花是因也是果
      文/妙华法师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的一篇美文。周敦颐终年活了57岁,一生为官非常清廉,以讲学做学问为要。宋史记评:精通政务,志在山林。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今天学习《爱莲说》,对于建立人格,甚至是让大家认识到反腐倡廉、净化社会环境都有现实意义。
      周敦颐是1017年生人,活了57岁。通俗的讲,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司法战线的一员实干家。短暂的一生,受尽磨难和坎坷,破获了许多重大的案件,如摔笏保他命,永修沉案等,雪洗民冤"洗冤泽物"是他一生中恪守追求的事业。
      我们今天学习爱莲说,如果不讲大道理的话,对处于物欲横流,信息芜杂的时代,对于培养我们的心性和人格修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指示意义。
      爱莲就会去种莲。周敦颐不管是在韶洲做官,在庐山下归隐,在汝城为官(濂溪书院这个地方),在道县读书,他自己都要开凿泉池亲种莲花。这不但是他的一种修养行为,也是他内心喜爱莲花的一种高洁的品质表现。
      莲花在佛教里讲得最多,几乎所有的佛经中都会谈到莲花,并以莲花命名。因此我经常和大家说,莲花就是佛教的logo。相当于中国的太极图,若是把太极图看懂了,胜过读多少的书籍。太极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本,中华民族的思想之根。它非常简易,但是不容易读懂。


      莲花在佛经里记载有十大功德,现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眼睛看得见,能够闻得到,能够想得通的,至少有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莲花在百花之中,确实非常高洁。因此,古代的文人经常用莲花来展示一个人的品格。
      第二,她的特性,也是一般花所不具备的,它出"污泥而不染",把藕结在泥里头,把花开在天上。
      大家对于哲学,对于理学不太清楚,如果你懂得哲学与理学,你就知道这种描述是非常圆满的。
      一个人如果把哲学的思辨讲到了天堂,那种哲学再美,对人生没有意义。一个人如果把哲学讲得如何苦难,讲到地狱里头,对现实的人来说帮助也是不大。
      因此,大乘佛教认为,菩萨的境界和行为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
      理学的语境是"不即不离,不入不出",当然这种妙悟与禅宗有着深刻的内在的联系。如果悟到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学习宋明理学,研究哲学乃至对我们的人生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一种定位与开悟。
      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人,或者读书读成书呆子,或者信仰信成邪思邪行,都是因为他没有对莲花进行考量与参悟。
      如果考量莲花按照莲花的品格建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品格修为,对于人生不即不离,不出不入,大开圆解,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第三,莲花是因果同时的。
      其它的百花是花落了才结果,而莲花很妙,它上面开花,底下就开始长藕。从谈玄说妙的角度来说,用现在的微观技术,它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
      那么它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我们一般人说我学了理论再去实践,再用实践证明理论。其实就像宋明理学的王阳明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在人心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离的。
      我们到现在还在辩论,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其实在明朝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只是我们没有学习没有继承。我们认为我们还在创新,实际上古人已经是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第四,我们人间是对立的,甚至是冲突的,但是莲花的花蕊花瓣是层层围绕,非常有序。它的美妙就在于层层围绕的秩序,这种有序其实是一种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道法。
      如果一个人内心和道相通,他的心行就非常有序。宇宙虽大,也好像一朵硕大无比的莲花一样,层层环绕,各在其位,又相互依存,美轮美奂。从以上四个方面,莲花值得我们"格物致知",值得我们大家去参悟。
      周敦颐在北宋初年,大概就是在35岁左右写的《爱莲说》,虽然学术上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说是在庐山下面写的,有的说是在汝城写的,我们这次游学了汝城以后,从年龄上推断,他在汝城写《爱莲说》的可能性更大。在庐山他年龄大了,再写爱莲说就显得有点幼稚了。如果是早年,十五、六岁的时候他在道县写的话,又不可能有这么成熟的人格哲思。所以说35岁左右在汝城写《爱莲说》是非常合理的。


      他那时候带了两个学生一个程颢一个程颐,其父程晌,非常看重周的人品与学问,故将二子交托周敦颐。其中《千家诗》第一首诗就是程颢写的: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我们今天中学课本里对这首诗的解释是不到位的。因为这首诗暗含儒者最高的人生境界,即"孔颜之乐"。暗含了一个人读书观察自然后,得到了高度的精神快乐。但是,我们今天的人读这首《春日偶成》后,表达不出这层意思来。
      昨天我们去登太极亭,从太极亭八卦台看到予乐湾(太极村)的时候,发现古人在解读自然的时候就能悟到大自然的启迪与禅机(还有永州月亮洞与道泉),把书本的知识(八卦五行学说)转化为对自然的解读,又在"心性中"予以强烈的"反应",然后又形象又抽象地表达给我们,使我们对于社会与自然以及心性学说,有更精辟几微的顿悟。其中的意义与价值不是一般悟性的人所能够了解的。
      我们现在看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甚蕃”,蕃就是多,在陆地上长的花很多,水里开的花也很多。
      从行文上来说,这是一种铺垫,从大处往小处写,铺垫、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这篇美文,总共才119个字,但它的结构是非常美的。古人用字写书惜墨如金,不会乱说的,这句话就把水里的花和草里的花一网打尽了,全部都写到了。
      《爱莲说》这个“说”字呢,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不是我和你说话的说,而是一种文体。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的陶渊明,特别爱菊,我们都会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人的情怀。
      还有一句话更典型,“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远离这些地方,只要你的心里是清净的,自然你就不会受到他的污染了。
      还有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当官当得不好,回家去当农民的时候也当得不好,草很旺,豆苗很稀,实际上不是,这句话表现了他一种落拓的情怀,一种惬意自适的生活。
      这和今天的人,金银万贯,坐拥书城而不得解脱相比,那这个草盛豆苗稀就显得很潇洒。种庄稼种多少收多少,不计较我种植的收获,那对现在的人来说有很好的启发。
      陶渊明特别喜欢菊,菊花的药性是清火明目,菊花的气味是苦香的,菊花又爱长在山头崖畔,等到降雪下霜的时候才盛开,所以古代文人都爱菊花,用菊花来表示自己不畏磊落的情怀。这个大家一听就懂,古代文人诵菊的诗特别多。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这句话有两个意思。
      唐朝开国以来,雍容风雅,富贵天下,疆域拓展,文化昌盛。男人非常大丈夫,女人肥美,宽衣博戴,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这种生活,对民族会造成心里沉淀,认为那样的生活才是最富贵的。
      因此,这句话是双关,一方面说李唐富裕,另一方说世人都想纷纷仿效唐朝过一种富裕的生活。
      富裕的生活在花里头用牡丹来表示,牡丹的花期最多七天,而且风霜一打就落得遍地都是,开的时候特别烂漫,非常浓郁,这就是牡丹。牡丹代表着人们对富贵的向往。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予就是我。只有我这样的人,独自欣赏莲花的风韵。
      我为什么欣赏它呢?出淤泥而不染,它是泥里长出来的,甚至说泥越脏越臭,它的花越鲜艳,但是它不染污泥,这个在佛经里,在《妙华莲华经》里,在《维摩诘经》里也多次谈到莲花的这种品格。
      佛门翻译家罗什是有故事的人,他告诉他的弟子:对于我的言行,你们“但釆其花,勿取其泥”,这里的花即是莲花。
      “濯清涟而不妖”,有一种莲花长在泉池清波当中,它开的花也非常的柔软高雅,但是不妖。
      美过度以后就成了“妖”。这里就暗含了一个意思,我们向往美,但是美不要过度,过度就成妖了。
      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美可以,但是美得不要造作。莲花的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所以说这个“不妖”当中呢,就暗含了两个意思在当中。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十六个字里,每一句话的理学含义都非常深。
      “中通外直”只有当一个人读书破万卷,读通了才可能中通,只有一个人悟道了才能中通,一般的老百姓,一般学问做不到家的人,悟不到一定深度的人,他的心里是不通的。
      心里的不通直接影响到他的相貌,他的品格,以及他的生命质量。人能不能最大的释放自己,很大程度取决于你通不通,很多人是不通的。
      所以"中通"在理学上来说是含义很深的。表面是写植物,实际上恰恰是借这个植物表达了宋明理学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周子就是:主静、阴阳、几微、守拙。
      外直,内里是通达的,是中通的,外面表现得非常的直。直,不阿谀奉承,不曲工谄媚。是道体在他身上表现为一种德性。
      我们讲中通外直时不能仅仅讲莲花生长得的一种状态,那就没意思了,而要细心体会他的理学的思想。不然,周子为什么被称为理学开山呢!
      “不蔓不枝”,比如凌霄花、金银花之类,我们以凌霄花为例吧,花开得非常烂漫,也很香,但是它会到处攀爬显摆的很。
      现实社会当中,有些人官当得很大,财富很多,但他是攀缘来的。到处结交权贵,那与莲花相比,有天壤之别。莲花是不蔓不枝。
      “不枝”从人的性格上来讲,直接可以理解为不节外生枝,不多事,安住于自己的本位,我是啥就是啥,这也完全符合宋明理学的人格修养的理念。
      “香远益清”一是表扬了莲花,你看到一池莲花开的时候,还没有到莲花旁边就闻到了莲花的香味,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这句话更深的含义在哪里呢?在名教思想,古代的商人和官人不是为了眼前的权威,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建功立业,他们的一期生命虽然不在了,但是后人记得他的功名,像莲花的香味一样,传得很远。
      名教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教化一样是有效的。
      我们昨天去挖兰花,古人为什么喜欢兰花?野生兰花的叶是不刚不柔,有弹性之美,每一个都很有个性。然后它开的花是香中之王,在香花里没有任何香可以和兰花相比。如果在一个清净的家里有一株兰花开放,早上起来后,淡淡的兰香,沁人心脾。
      所以说自然界的植物,都是我们悟道的教材。但是我们人,是身心内外不安分的动物,不会静下心来,也不会用慧性去领悟。


      “亭亭净植”莲花是一根茎上开一朵花,“植”在这里是通假字,不是刚刚去种的意思,是很直,很远看上去很高贵的样子。“亭亭”是它独立的样子。“净直”是不依不傍的样子。这个大家就明白了,一个人在世间做人,亭亭玉立,不依傍任何人,不依傍任何权贵。那样的人格在爱莲说里就是描写的完美的人格,
      那它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我们在社会上要依靠政治生活,要靠经济生活,靠制度生活,要靠人情世故,我们能不能做到亭亭净植?都值得我们思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焉”是古代的语气词。在这里是当感叹词用。莲花你可以远远的欣赏它,就像圣像一样。“不可亵玩焉”你不能因为你的爱好把它摘下来,拿在手里头玩来玩去。
      有的花可以玩,比如摘枝桂花呀,闻一闻,闻够了就扔了。比如我们采一朵牡丹呀,照几张相,把它扔了。
      但是不能这样对待莲花,它不适合亵玩。其实这个亵玩还有人事上的用意在里头,我们在这个社会中有一些佞臣,就喜欢玩弄别人,耍权术,耍手段。
      “我是莲花,你别玩我,我不是供你来亵玩的,你不能说你想用我就把我要过来,不想用我就把我踢到门外去”。
      我们现在很多人就这么用人,像宋朝的有些佞臣,他们喜欢玩弄权术,他把文人、或者品格高贵的人排挤到乡下,流放到南蛮之地。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中就会发现,有些理学家,有成就的人和佞臣的破害密切相关。朱熹、王阳明、王船山的人生遭遇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在理学或禅学的语境下,爱莲说的价值可以更好的突显出来。
      “余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余就是我,谓就是说,菊花在花中代表花中的隐逸者,说到隐逸我们就会想到佛、道、儒这三家,很多读书人和修道人,对世间有了看法之后,就躲起来,产生自保隐遁的思想。隐遁的人也经常以菊花自喻。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花更贴近一般俗人的生活,一般俗人就爱追求财富,想过富贵的生活,牡丹象征了一种富贵。
      “莲,花之君子者也”只有莲花是花里的君子,因为莲花是具备了不离不弃的品格,是隐藏的人、显摆的人都不能比拟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即不离,大家要在这里领悟到,是不即不离的人生观。不是躲起来,也不是我在人前显摆,而是和你们相处之道是不即不离。这也符合和其光同其尘的思想。
      当我们对得与失,成与败,阴与阳,入世与出世,空与有等人生哲学命题层层剥离,悉心洞彻之后,"不即不离"的大乘佛教思想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噫,相当于感叹词,古代人直抒胸臆。后面就是总结了,一篇文章从第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句话就算第一段。
      中间这一大段,就是通过比较,论述他为什么喜欢莲花的道理和理由。最后这一段就是《爱莲说》的结尾。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即便是这样,对菊花的爱,对菊花这样一种偏颇的爱,淡泊的爱,在陶渊明以后都很少有人听到了,大家不会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大家都会去攀权附贵,所以说也不会有多少人真正会欣赏菊花了。
      这一句和“晋陶渊明独爱菊”遥呼应。如果说“晋陶渊明都爱菊”是伏笔,他在这就点题了,即便是这样,爱菊花的人和爱莲花的人也无法相比,爱菊花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了。
      那言外之意就是说,我和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欣赏的荷花你欣赏得了吗?你欣赏不了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真正爱莲花的人,我能够在哪里找到知音呢?哪里还有人能够像我这样爱莲花呢?爱莲花、种莲花,把自己的品格培养成像莲花一样,像莲花那样树立人生的价值观呢?因此,这句话是反问句。
      同予者何人?我到哪里去找知音呢?没有人是我的知音!所以说没有人了解莲花所隐含的理学思想。莲花这种植物,他背后所隐含的理学思想是非常微妙非常精深的。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时下的人,时髦的人都喜欢牡丹,因为牡丹是富贵的。宜乎众矣,这种花的样子,众人都特别喜欢。因为它代表福贵。这句话一是全文的结尾,里面也隐含了一种凄婉之美。
      他没有直接表扬什么东西,他只是从正面来描写,今天这个社会爱牡丹可能更合适。牡丹花是众人所欣赏的。
      今天的人们是否更喜欢艳俗的牡丹呢?
      那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贪官多像狂风暴雨后,落红狼藉的牡丹花!
      《爱莲说》这篇短文很厚重地和盘托出。文章虽然结尾了,可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可能需要上千年上百年才能够想明白。
      今天我们在汝城把《爱莲说》从禅学与理学的角度欣赏一番,实际是要启迪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
      让我们今天的人能够像爱莲说所描写的品格那样,像周敦颐一样去建功立业,为政为学。我想这可能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