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苏轼诗歌中的禅风禅骨

     发布时间:2014/1/20 


      寇鸿顺
      苏轼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一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开阔,个性豪放,他精于儒、老、倾心佛教,对禅宗更有深刻体会,禅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极为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其内容上的以禅入诗和风格上的禅者风骨。
      苏轼一生与禅师交往甚密,自己也参禅拜佛,因此常将修禅的体验和有关的禅理、禅意写入诗中。在思想内容上多表达禅家所谓“行往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的禅理及任运随缘,无所挂碍的生活态度。在表达上又能较灵活地吸取禅宗重比喻、重暗示、象征等手法。
     真正以禅入诗者,表面上根本无意表现为禅语、禅机,实际上却把禅对世界人生的理解无形地化入咏叹当中,在趣味、精神、意境上不经意地体现出“禅髓”来。这方面,苏轼的禅髓化于二途:一是寓深刻于平凡,如同禅门公案。其《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便是最好的范例。其由身在其中不能看清庐山全貌,引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出乎其外的哲理。禅宗提倡“不受理障所蔽”就是这个理由。又如他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用偈的形式,表现了《椤严经》中“譬如琴瑟、菱筏、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的意思。其以琴瑟的形象入诗,达到的是说明美的来源于主客观的和谐,归结于心灵的感受这一深刻道理。又如他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容抹总相宜。”表面上是西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晴天雨天,淡妆浓抹都是美景如画。实际上表现的是“在富有内心修养的人看来,一切既是美的”这样一种情趣。而这种情趣正是禅家所讲的“发慧之后一切皆知、时时皆具有佛理的境界。”这种禅理禅趣把作者对社会人生、自然景物的看法无形地融入诗中去了。
     苏轼的另一种禅趣入诗的手法是:表面上只写旷达爽朗的人生情趣,绝不刻意说禅。但细参起来,这才是禅的极致。他的《四洲僧伽塔诗》吟: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是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
                        今我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表面看来,是写诗人对祈祷神佛灵验一事的否定,表现一种顺应自然,随缘自适的旷达爽朗的人生情趣。细参起来,实是禅中“善恶祸福不介于心”以“静退为乐”情趣的反映,流动着“进退两忘”的一片禅机。这是他早年出仕后不久时写的诗,如此咏叹人生的诗作,在苏轼的诗集中举不胜举。如他的《东坡》诗:“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荤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写“东坡”之清境来表现自己的精神意趣——对自然宇宙的沟通于皈依,对尘世功名的淡泊与超脱。他的《定风波》一词所言“一蓑烟雨任平生”,表面上就不着一个禅字,但其精神意趣则是最透彻的禅,诗人已把对尘俗生活的认识和体悟提高到了“圣境”。在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对立中回复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态度上来。
     禅对苏轼诗歌风格的影响,除表现于他在咏叹时的内心宁静、超尘脱俗,还表现在其诗歌风格的清新自然、平淡朴实、幽深清远、富于理趣。
     所谓“清新自然”,指其真淳、质朴、清新,如实地描写景物,又不失真挚。其妙在得之天下而不靠人力的天然美。这只能由诗人的禅心慧眼去发掘出来。元丰二年(1079)的端午节,苏轼在湖州作纪游诗《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典任所适,遇利机流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筳。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盘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即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焚香探幽,品茗开筳,如实描写作者在寺中游览的过程。下四句写湖州五月的自然景色:蒙蒙细雨,时作时止,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四面围山,如坐盆中,草木仍然自生自长,苍然一片,展现了大自然生命的力量。作者登上塔时,眼界有无穷大千世界,浮天无岸的太湖风景,似乎有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展现出开阔而旷荡的无岸世界。这“眼界穷大千”与“盆山不见日”互相对比。“微雨”、“小窗”、“盆山”、“草木”,深沉可喜。“高塔”、“大千”、“ 卞峰”、“震泽”, 旷荡所便。“禅宗《临济语录》说:“若是真正道人终不如是,但能随缘消旧业,任运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无一念心希求佛果。”所以所谓“深沉即可喜,旷荡亦所便。”正是出于这种顺应机缘的思想,却能“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这首诗清新、自然、质朴、率易,但也不乏奇崛。“微雨止还作”以下六句写景佳句,就是明证。
     平淡朴实的语言最终还是要表达深厚幽远的思想感情。受佛教禅学的影响,苏轼追求以朴素淡雅的语言和高超的手法表现隽永超逸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其要意在言外,韵味无穷的艺术风格。苏轼受佛家偈语的熏陶,作诗往往显露于“静、幽、淡、雅”。试看《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环洲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于管蔡,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苏轼仰慕陶渊明的立身处世的态度。陶诗的“平淡”对他是有感召力的。这首诗于绍圣二年在惠州作。他在惠州与吏民打成一片,有意以陶自托,表现出随缘自适、乐观旷达,语言上淡泊、朴实,却极富魅力。
     “幽深清远”为禅诗的基本要求。诗人藉此风格想要说明的是超然物外,与天地为侣的幽深而孤独,它是对喧闹世间的超越。在诗歌中,这种意境借空寂无人和宁静恬淡的大自然来表现。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作《焚天寺见僧守诊小诗,清婉可爱,次韵》云: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唇。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这就是空寂之境,悠悠夜钟声中,不见山寺,只闻“烟外钟”,实是有些胶渺和朦胧迷离。沉寂的夜晚,隐约的烟雾和远处的钟声……这样的意境中,诗人似有内心的孤独,其实沉浸在禅悦之中,这首诗充分表现出水陆寺幽寂的环境和寺僧恬淡的生活,以及苏轼本人对和谐、恬静、自然、幽远的体悟。
     宋代禅学与理学之后融合,其影响于诗歌最为普遍,以禅理、性理入诗的情况颇多,因而形成许多理趣诗。苏轼也不例外,他的饶有理趣的禅诗假借山水自然景物来暗示道理,喻理的手法具体而生动。如《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游览庐山的描写,来寓无形迹的形迹的形而上的道理,极富理趣。再如,绍圣四年四月,苏轼又被贬谪海南,历经艰辛之后,这年冬天作《独觉》诗云:
                       瘴雾三年恬不怪,反畏北风生体疥。
                       朝来缩颈似寒鸦,焰火生薪聊一快。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欲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雾,无数心花发桃李。
                       愉然独觉午窗明,欲觉扰闻醉酣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除了因为达到“圣人无忧”境界而能心如止水,不惹烦恼,以及无有分别的禅者态度,我们也看到了诗人在寂寞心境中培养的高度敏锐的观察力,所以苏轼才能“默坐春风里”,却见“云霞”、“桃李”等春天的消息,从这些“眼缬”和“心花”中,作者表达了佛经常说的万物心生的道理。《园觉经序》说“心花发明”,《华严经》有“菩提心华”的讲法。所谓“心华”,吾人本心的运作。以本心清静譬于华,故称“心华”。若说“心华开敷”则是豁然觉悟之意。这里苏轼透过他的吟唱,向我们传达了多少深远的含义呢?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200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