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佛教解读——心境

     发布时间:2014/1/20 


          文/明权
          《楞伽经》卷二说:“自心现境界。”就是说,天地万物,一切境界,都是“心”的变现。《华严经》把“心”比喻为“能画诸世间”的“画师”。“心”相当于一切精神现象。就“集起”而言,谓之“心”;就“思量”而言,谓之“意”;就“分别”而言,谓之“识”。“境”相当于一切物质现象,即:六尘幻影“:色、声、香、味、触、法。“心”或“意”不要孤立地存在,必然同时生起,善于“观心”着,要“心境双忘”。如唐希运《传心法要》:“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又如唐张说《清远江峡山寺》诗:“静默将何贵,唯应心境同。”后用“心境”指心意、心情。如《红楼梦》第三三回:“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又如蒋光慈《少年漂泊者》十四:“可是当时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极了!”
          附《大方广佛华严经》——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做佛事,自在未曾有,如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