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佛的衣——藕丝荷花织

     发布时间:2023/11/4 


            藕断丝连的成语大家都听说过,但是用荷花藕丝来织布可就闻所未闻了。藕丝其实存在于荷花的根部、荷梗和莲蓬之中,荷梗部分的藕丝相较于根部更纤细。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过藕丝琴、藕丝鞋,但实际文物并没有出土,可能和藕丝容易降解的材质有关。邻国缅甸倒是有传承的荷花织物工坊,依靠缅甸茵莱湖畔的大面积荷花来织造高级布匹。 
            荷花纤维,又称莲纤维、莲花丝、荷纤维,是指从荷叶茎部带状螺旋状导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成的植物纤维。用荷花的纤维纺成面料在中国古时候生产过,但现在只有在越南、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生产了,用莲花纤维织布是当地的一个传统,村民们用荷花纤维纺织珍贵面料的历史可追溯至几百年前。制成1米(相当于1.09码)莲花纤维布料需要32,000支莲花秆。这种面料纺织的过程十分耗工费时,人们从湖里采集荷花后,工匠抽取莲花纤维的时间必须是在从湖水中收得莲花秆之后大约一天的时间之内。技艺熟练的妇女们会切下一把莲花秆的尾端,然后通过一个扭转动作把长而细的纤维从秆里抽出来。这项工作必须在切割后三天内完成,否则纤维的品质会下降。得到的纤维洗净晾干,再把它纺成一根长线,之后还要经过洗涤、晾干等工序,最后才在手工织布机上把它织成布。
            在现代这个普遍使用机器纺织的时候,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为一件藕丝做成的衣服,从莲梗采集到抽拉丝线再到绞扭成线,经过染色后的成品可谓是极其惊艳,被人们称为“佛之衣”! 当地人会用这种纤维来为佛教高僧制作僧袍,还会用特别好的布料来供养佛。 

            夏日的清晨,男人们通常会统一采集荷花末端的花梗,清洗后交由女人们来操作。具体的步骤就是将3-4支花梗用小刀同时切断拉丝,并绞扭成线。藕丝线经过清洗晾晒后,就能织成高级布匹。通常织造一小块方巾需消耗4000根荷花茎,而一条僧侣长袍则要60个织工连续工作十天、消耗22万根荷茎才能完成,真不愧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织物之一。
       
            藕丝制出的服饰虽然精美,但是,纯手工的藕丝织布耗时长、用料多,看上去,成型的藕丝织成布艺与其他材料做成的并没什么区别,摸起来很有垂感,佩戴起来也很舒服。
            藕丝布虽然价格不菲(一条围巾至少花费几十到上百美元),但却很受游客欢迎。
            早前,缅甸巴东族一个织布公司的藕丝面料,被法国《时尚周刊》评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时尚元素之一”!这是织艺的瑰宝。
     
             为啥“藕丝面料”这么受欢迎,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呢?原来,藕丝纤维属于天然纤维,具有以下独特的优点:
            1、藕丝纤维具有强大排汗性、能够使汗液快速排出,时刻保持织物的干爽。
            2、藕丝纤维具有极好的吸湿、透气性,吸湿、透气性功能能堪比棉纤维。
            3、藕丝纤维而且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穿着藕丝纤维服装能够时刻为人体皮肤补充这些微量元素。
            4、藕丝产品迎合了人们追求自然、环保的需求,而且满足了人们日益追求的舒适性需求。
      
            荷花纤维面料极尽奢华,具有丝绸和深亚麻的混合质感,最重要的是还非常环保。其透气性却和亚麻一样好,不光不会特别显皱,似乎还有很好的防污功能。把布料放到显微镜下面去看,会发现纤维外形极不寻常,上面布满了小孔,就像是一块海绵。这种植物的分子结构使它具有特殊的透气和防皱功能。
            如今,意大利的高级服饰设计师已经将目光投向了这种异域的奇妙织物,开发了一系列以轻盈荷花织为基础面料的夏日服饰,让型男们也能感受到步步生莲的佛禅意味。
               
            中国莲花纤维的文化
            中国唐宋两朝的诗词里,却频繁出现藕丝衫藕丝裳。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唐朝李贺《天上谣》
            能查到最早有藕丝裙的诗是李贺的《天上谣》,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以瑰丽的想象和文采著称,这是写的天上的仙女穿着藕丝一样轻薄的裙子,披着红霞一样的绶带,飘行在天上。这藕丝裙到底是他的想象还是现实中有所类似呢?一切神话都是现实的升华。
            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
            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元稹《白衣裳二首》其一
            但是中唐元稹时代,确实出现藕丝样的纺织品。你看这首诗明显是写夏天,因为题目就是写的白衣裳,所以这里的藕丝衫,柳花裙,都应该是白色的。而且立夏端午之后,有换夏衣的现实和风俗,柳花是柳絮一样的飘飞白色,那么藕丝想来是那种白色的轻薄半透明的纺织品。
            唐朝的女子,上身穿着薄透的衫子,下身穿着飘逸的裙子,在家里点燃熏香,一种家常灵动是当时画家周舫画不出的灵动仙美。
            元稹题目叫白衣裳,可见藕丝衫和柳花裙都是白的,只是白得轻柔飘逸。
            “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
            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处)初缝。
            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堕粉胸。
            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唐朝 徐寅《尚书筵中咏红手帕》
            这首晚唐的诗,写出了藕丝手帕的轻薄艳丽。三尺在古代大约一米,不够一件衣裳的布料,在尚书筵席上写这种纺织品,可以想见这种纺织品的珍贵。绫是一种轻薄的桑蚕纺织品,鹤绫,要么是指白色,要么是指花纹。
       
            但显然,就算是绫,也是上等绫,因为只有一米见方,不够做衣裳,尤其古代的衣裳,需要大幅面料。这里说了,这是适合做手帕用的丝布,将它别在腰上。而且这个藕丝一样轻薄的纺织品,只适合放在手上,当泪帕用,裹香粉用,闲下来可以将它缠在手腕上。这个藕丝手帕不是白的,是染成了红色,在夏天,雪腕红帕,分外好看。
            这里点出了最适合的场景,就是釆莲花的时候用来拗造型,仿佛现在旅游姐姐大妈们的丝巾,不过唐朝女孩最在意系在胳膊上,在莲花从中,随着身体晃动和风吹,显出飘逸的姿态。
            那么这里的藕丝帕,是一种桑蚕或者类似桑蚕纺织出的超薄超美的纺织品,虽然是红色的,但是细腻轻薄如藕丝。无论如何这也是半透明状吧。适合夏天的风情。
            “疏帘曲槛苹(萍)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
            绿藤水(纹)文穿矮床,玉指纤纤弹履霜。”宋朝陆游《听琴》
            到了宋朝,“藕丝”纺织品出现在诗词的频率就更多了,仿佛是夏天女孩子的标配。
            夏天,女孩子穿着轻盈的藕丝裙子,越发腰身纤细,清丽动人,她在湖边的水榭里弹琴,弹着最优雅的琴曲《履霜》,如果这个藕丝裙符合场景设定,那白色的藕丝裙更符合人设。
            很禅意很仙美,很宁静很清高。
            藕丝裙,我相信是真的,是当时夏天一种高档的裙子。
            “彩鹢双飞雪浪翻。楚歌声转绿杨湾。
            一川红旆初衔日,两岸朱楼不下帘。
            阑倚处,玉垂纤。白团扇底藕丝衫
            未成密约回秋水,看得羞时隔画檐。”宋朝周紫芝《鹧鸪天·彩鷁双飞雪浪翻》
            藕丝衫藕丝裙是夏天一种高档的裙子。你看看那夏天朱楼上纳凉消暑的丽人,站在楼上,用白色的团扇半遮盖面容,但是遮挡不了藕丝衣裳的身形,那是袅袅婷婷。她在做什么呢,有动听的歌声从不远的船上飘来,
            这里的藕丝衫白团扇将一个玉样的少艾佳人,衬托得清雅玲珑。
            那藕丝衫要么是白色,要么是夏装浅色,轻柔飘逸。
            “一户元无白板遮,两窗新染藕丝纱
            竹床品字排三只,睡杀山风醉杀霞。”宋朝杨万里《筠庵晚睡三首》
            杨万里这首诗也有藕丝纱,他睡在有竹子的庵堂里,这里没有门,是开放式的,但是窗户上却糊着藕丝纱。窗户前摆着三张竹床,当黄昏时,斜阳打在窗纱上,呈现出美丽的霞光。这足以证明藕丝纱就是那种半透明的纺织品,类似红楼梦霞影纱,软烟罗。
       
            那种轻盈如雪,薄透如玉的美,当代的藕丝衫藕丝裙,穿出禅的韵味和仙气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