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七月初七“香桥会”见闻

     发布时间:2014/8/16 


     一年一度的“一担庙”香桥会又隆重地在永昌寺寺院内举行。此情此景又使我联想起许多童年的情景。在炎热的夏天、在明媚的月光下、我偎依在祖母怀里、听她讲那金童玉女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对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很深的影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渡“银河”过仙桥的故事、世代传承、家喻户晓、嘉兴市秀州区油车港镇古窦泾村(原秀城区塘汇乡)的永昌寺(俗称一担庙)。每年一度的“香桥会”就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深刻怀念和美好祝愿。
      永昌寺(一担庙)座落在该村姜家埭以北二百米左右、距古窦泾小镇一里路。是嘉兴市东北与嘉善县的交界区。界河上有一座善兴桥又叫秀善桥、(在“魚池汇广福桥与秀善桥已有所表述)就横跨在这条河流上。桥南是‘永昌寺’、桥北是‘麟瑞庙’。善兴桥象根扁担、一肩挑二庙、“一担庙”由此产生、几百年来沿革至今。
      一担庙始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几经历史苍桑、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众百姓筹资重建。据老人回忆、搭香桥等佛亊活动在明末清初已形成、从古至今、名传四方。
      七月初七那天、方圆几十里的善男信女早早做好进香各种准备、有香烛、糕点、水果等供奉礼品。
    上午庙会佛事活动开始时、四位有手艺的男香客开始搭“香桥”。香桥全部有纯香搭成、长约五米、宽五十公分、一米多高。桥上“香亭”则全部用高档檀香做成。“桥”两侧扶栏用粗官香做成、並用红红绿绿的绒线扎成装饰。数小时后香桥搭成、看上去非常壮观、桥的楹联上还写着;“雲影当空两水平、箫声何处玉人来。”和“依依难舍话离别、一年一度七夕会”。文字对仗虽不够工整、但主题显明、气质壮重。
      朝拜香桥时、一排排长条桌上摆满了香客供奉的礼品、庙会主持人点燃香烛后、香客们围着香桥、绕圈缓步朝拜。接下来几班“和尚”“道士”开始拜忏、庙会开始进入高潮。琴笛悠悠、锣鼓渲天。有“观音宝忏”、“千声普佛”“弥陀经”等,真是热闹非凡、充分显示了民间对宗教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尊重。
      下午三时许、在悠扬的乐曲和爆竹声中、在“千声普佛”的吟诵中、香桥缓慢焚化、想象着牛郞织女已走上“鹊桥”相会。天上人间欢声一片、祝愿他们恩爱到永远。多少年来、人们把对牛郎织女美好的祝愿、寄托在这香桥上、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2001年、历史进入新世纪、永昌寺经嘉兴市佛教协会审核、报嘉兴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建並对外开放。寺院内设施也得到改善。每年的多次佛事活动、也融入了许多现代色彩:在佛事活动中、如上香、拜供、拜忏、还愿之外、举办者还邀请业余戏班队,秧歌队和舞龙队助兴表现。丰富了文化内涵、吸引了当地和远道而来的香客几千人。香火的兴旺又演变和促成了一种具有商贸形式的集市买卖活动、在庙场边摆满了卖香烛、水果、服装的摊位。在我们童年时、还有卖梨膏糖、和香豆腐干套泥娃娃的商贩。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我们也这能买几分钱的糖吃吃、如今想来挺寒酸也没有办法、也是时代造就吧。
      一年一度的香桥会、是先民成就的一种佛事活动、在旧社会是一种地道的乞巧活动。深刻表达青年男女渴望婚姻自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人们向神灵求取心灵和手巧、以及男女坚守忠贞爱情的愿望。在当今仍是民间最富神奇、最浪漫意味的庙会文化现象而长期存在。成为民间最璀璨的瑰宝而千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