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密码:  

     

     
    圆若骊珠话龙眼

     发布时间:2014/7/5


      龙眼为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又名圆眼、桂圆、益智、蜜脾、
    绣水团、骊珠、海珠丛、龙目、川弹子、亚荔枝等。龙眼原产我国南部,是我国特有的果树,栽培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后经印度传至世界各地,但目前它的主要产地仍在我国,优良品种有广东的早禾、蛇皮,福建的普明庵、乌龙岭、油潭本、青壳本、秋分本等。西晋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中记载:“龙眼高一二丈,似荔枝而枝叶微小,凌冬不凋,春末夏初开细白花,七月实熟,壳青黄色,文作鳞甲,形圆,大如弹丸,核若木梡子而不坚,肉薄于荔枝,白而有浆,其甜如蜜,实极繁,每三四十颗作一穗,如蒲桃。”明代画家宋珏在《荔枝谱》中亦曾描述过龙眼“圆若骊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扶肌,美颜色,润肌肤,种种功效,不可枚举。至于寄远广贩,坐贾行商,利反倍于荔枝,则龙眼何可贬也?”


    龙眼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补佳品,其营养成分确非一般水果可比。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水分27.3克、蛋白质5克、脂肪0.2克,糖类65克、钙30毫克、磷118毫克、铁44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B10.01毫克、维生素B20.55毫克、尼克酸2.5毫克、维生素C34毫克,此外,还含有有机酸、腺嘌呤和胆碱等成分。龙眼可供鲜食,肉质鲜嫩,色泽晶莹,香味浓郁,鲜美爽口。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龙眼肉、龙眼膏、龙眼干等。龙眼还可做八宝饭,加莲子、大枣等可做粥,亦可做菜点的原料。
         中医认为,龙眼性味甘温,无毒,具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壮阳益气、补虚长智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曰:龙眼“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本草纲目》曰:龙眼“补虚长智。”《滇南本草》曰:龙眼“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阴虚口渴、心中烦热、咳嗽痰少者,每日可生食鲜龙眼10—15枚。脾虚泄泻者,每日可用干龙眼14枚、生姜3片,煎汤分早晚2次服。取龙眼肉加白糖适量煎服,可治神经性心悸。睡前取几枚鲜龙眼食之,可治神经衰弱。取龙眼肉加少量白糖,置饭锅上蒸熟,食之可治虚劳。取龙眼干、大枣与生姜,煎汤饮服,可治妇女产后浮肿。取龙眼肉5枚、莲子15克、糯米30克,熬粥食,早晚各1次,可治贫血体弱。取龙眼肉5克、黑木耳3克,加冰糖适量,煨汤适用,可治白发、脱发。
         龙眼的花、叶、壳、核、树皮、树根均可入药。取龙眼的花加水煎汤服用,可治小便淋漓不畅。取龙眼壳烧灰存性,研末,调茶油外敷可治痈疽日久不愈。取龙眼树根100~150克,加水煎汤服,可治丝虫病及妇女带下症。取龙眼树叶15~25克,加水煎汤代茶饮,可治感冒。龙眼核具有止血、定痛、理气、化湿的功效,可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疡、疥癣、湿疮等症。取龙眼核,捣破,去外壳老皮,焙焦研末,撒于伤口上,盖上消毒沙布,以手轻按伤口,可止刀伤出血。取龙眼核去外皮,炒黑研末,每次6克,用酒送服,日服2次,可治疝气。取龙眼核去壳,磨醋,擦患处多次,可治癣症。取龙眼核8枚,烧灰存性,研末,热酒冲服,可治胃寒作痛。
         龙眼性温,易生内热,素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应慎食,最好忌服。小儿、体壮者也应少食。